【海外】我在澳洲的日子(一)
这是“书影斑斓”陪伴你的第22天
写
在
前
面
本系列文章的作者,原就职于太原铁路局,退休后在澳洲探亲,为两个女儿照顾孩子,享受天伦之乐。
因一直爱读史书,喜好写作,所以作者在探亲期间,把自己在澳洲的所见所闻所遇中有趣的故事,用手中的笔一一记录了下来,并最终形成了“我在澳洲的日子”系列作品。
文章以长者特有的睿智与视角,配之以作者幽默与温暖的文字,定会为读者奉献上一盘盘因中西方民间社会交流而产生的“文化小海鲜”。
——书影君
我在澳洲的日子(一)
作者|太阳月亮
来源|作者供稿
全文共1453个字,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。
作为来澳大利亚和子女团聚的中国老人,由于语言不通,走在街上就像瞎子、聋子一样,干什么事都是估计和揣摩,趣闻趣事应有尽有。有时吃饱了撑的难受时、闲得发慌无聊时,就将自己或尴尬或搞笑的遭遇,用笔记录下来,权当自娱自乐。
西餐馆点菜遇尴尬
有一天闲暇无事,一个人在街上溜达,快近中午时分,感觉到肚子有点饿。抬头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个西餐小店,不由自主地迈腿走了进去,想随便吃点汉堡包和薯条之类的快餐权当充饥。
找个位子坐下后,顺手打开桌子上摆放的菜单,装模作样地翻看起来。说老实话,那一行行弯弯扭扭的外国字,就是把两只眼睛瞪的再大,我也认不出是什么意思,只能大致猜测,那标注在文字后面的阿拉伯数字,估计是饭菜价格。我心里直骂这些外国人:一个个真笨,连中国的方块字都不会写!你们好歹也是现代化发达国家,堂堂的国际化呢?哪去了?
出于中国人的面子,我用手指着菜单上显示金额最少的一行,向面前的洋服务员比划了几下,意思很明白:请把这道餐给我上一份。
等了好长时间,肚子咕咕的叫唤了好几次,旁边桌上和我一起进来的洋顾客都吃完开始结账了,就是不见服务员给自己送餐过来。想到吧台去问一下,又怕她们听不懂咱说的中国话。偶尔转头一看,发现不远处有一位正在就餐的中国留学生娃娃,就拿着菜单走到他跟前,指着刚才向服务员比划的那行,对留学生娃娃说:“我要了这份饭,怎么一直不给上啊,这个小店不至于歧视咱们华人吧。留学生娃娃看了一眼,笑着对我说:“先生,您刚才要的是一首澳洲歌曲,早就放完了!”
妈呀,老汉我刚刚一直听着自己肚子叫,歌唱的啥根本不知道,唉,洋人太“坏”了!
超市买羊肉
冬天来了,很想吃国内黄土高原香喷喷的羊肉汤,便一个人溜达着去附近一个超市买羊肉。
澳洲的超市卖肉,不像国内那样现要、现割、现称、现卖,而是提前按部位割成很多小块,用透明袋子密封好,分别表明肉种、重量、价格和保质期,分类摆放在玻璃冷藏柜中,由顾客自由挑选。那些外国人买东西也从不挑选,要什么拿起来就往推车里放,不像中国人又看又摸的反复比较。
走到肉类冷藏柜前,我睁大眼睛看了半天,包装袋上除了英文就是表示金额的阿拉伯数字。凭肉眼还能分辨出猪肉、鸡肉和鱼肉,但牛肉和羊肉的色泽、条纹都差不多,很难分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肉,急得直挠头皮。
我抬起头左右看了看,周围没有一个亚裔面孔的人,只有一位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正在冷藏柜中拿肉,不得己上前向她求救。我很客气的扬手向她喊了一声“hello”,然后指了指冷藏柜中的一袋肉,还把两只手放在头上,分别伸出两根手指头当羊角,“咩、咩”地学了几声羊叫。意思就是问人家这是羊肉吗?金发女郎嫣然一笑,也把两只手放在头上,伸出两根手指头滑稽地叫了两声。从洋女郎的发声分辨,我大概听出是羊叫的声音,估计指给她看的一定是羊肉,就揭开冷藏柜拿了一袋结账回家。
回到家后,孩子看了看说我买错了,袋子里装的不是羊肉是牛肉。我回忆了一下恍然大悟,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。
原来在超市时,那位妙龄女郎的叫声比羊叫的声音要粗旷一些,不是“咩、咩……”,而是“哞、哞……”
作者简介:
太阳月亮,太原铁路局退休干部,现与家人居住澳洲。爱读史书,喜好写作。
笔名由来:借用作者原名,寓“有史以来就非常明亮”之意。
往期精彩文章:
【读书】历史长夜中的人性之光:《洪业—清朝开国史》中的两个故事
书影斑斓
一个有角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
请长按二维码关注“书影斑斓”
投稿邮箱:zhw-rw@163.com
(注:“书影斑斓”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,欢迎转发朋友圈,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。本文所有图片、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)
kan
看
wan
完
qing
请
dian
点
zan
赞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全部往期精彩文章